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黔南深山移民"安置"变"安居""迁企融合"脱贫快

贵州日报  2016-07-30 09:29

[摘要] 7月25日,荔波县大土移民新村52岁村民潘智央对记者说:“政府帮助我们搬迁户搞旅游,我搞农家乐一年收入2万元没问题,儿子当交通临时协管员月工资1500元,媳妇当旅游公司后勤人员月收入1350元;原来的田土山林每年出租收入5000多元,移民搬迁‘两头赚’,日子过得很鲜。”

7月25日,荔波县大土移民新村52岁村民潘智央对记者说:“政府帮助我们搬迁户搞旅游,我搞农家乐一年收入2万元没问题,儿子当交通临时协管员月工资1500元,媳妇当旅游公司后勤人员月收入1350元;原来的田土山林每年出租收入5000多元,移民搬迁‘两头赚’,日子过得很鲜。”

其实,就在年前,潘智央和居住在荔波县月亮山深处的88户367名苗族同胞一样,人均耕地不足1亩,种的粮食不够吃半年,生计困难。时隔半年,新搬迁到大土村“全域旅游”移民安置点的苗胞们却换了个样,天天唱歌跳舞,衣食无忧。

这仅是2016年黔南自治州深山农民易地扶贫搬迁“两头赚”,摆脱贫困奔小康的一个缩影。

黔南属于滇桂黔典型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6个县19个乡(镇)处于“三山”特困地区(麻山、瑶山、月亮山)。全州山地、丘陵面积占93.83%,有不少“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自然村寨,目前全州还有59.24万贫困人口。

按照“搬到城镇能就业、搬到园区当工人、搬到景区搞旅游、搬出的田土有收入”目标,黔南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役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并确定引导60%以上的群众搬迁到县城及产业园区安置,30%左右的群众搬迁到重点集镇安置,10%左右的群众以旅游等其他方式零星搬迁,因地制宜推进“631”移民安置。

惠水县探索“迁企融合”模式,通过企业订单,整合2016年批项目3个安置点1095户4684人到经济开发区安置点集中安置,解决批搬迁群众2500余人转移就业。

都匀市墨冲镇安置点采取“商住剥离”,一楼门面由政府出资建设并免三年租金交由贫困户经营,三年后允许按现价回购,有效解决移民后续生计问题;沙包堡办事处剑江村安置点依托金恒星浙商建材城,就地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搬迁安置400多户移民。黔南还鼓励和引导推行跨行政区域搬迁安置,将三都、罗甸部分扶贫搬迁对象安置到就业承载能力强的都匀经济开发区和惠水县等地。

为“把安置点做成安居点”,荔波县委托中国标准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惠水县委托北京华咨(贵州)工程设计公司、长顺县委托湘潭建筑设计院等对移民搬迁安置村落进行规划设计,让新村群众不仅住得舒适,而且让旅游村寨变得发展后劲十足。

令人欣喜的是,黔南州搬迁移民不仅在新居住地有稳定收入,而且在搬出地还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黔南搬迁户退出后,在迁出地对原有承包地和复垦后宅基地进行确权颁证,整合退耕还林、扶贫资金、金融贷款等要素,采取入股或流转方式,交由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开发经营,推进“三变”向“裂变”提升。罗甸、都匀、荔波、三都等县(市)还利用“特惠贷”政策为精准扶贫户分别贷款5万元入股企业分红,发挥农业“接二连三”作用。荔波县大力推进“全域旅游”,让移民原搬出地成景区,现居住地成景点,移民“两头赚”;三都自治县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发展肉鸽养殖,帮助贫困群众存好“生计保障款”,让移民离开土地后还能得到更多实惠……

日前,黔南州2016年批项目已在县城和产业园区安置29095人,占61.05%,重点集镇安置14225人,占29.85,旅游等其他方式安置4341人,占9.1%。黔南州“十三五”期间确定将搬迁5.38万户21.77万人,整体搬迁1217个村(组)2.15万户8.91万人,搬迁“三山”地区0.6万户3.6万人。

延伸阅读:

都匀龙潭广场正式通车

上半年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

州庆献礼工程——都匀西山风雨桥建设接近尾声

贵定加快云雾湖体育公园建设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