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平塘县大塘镇念好“山”字经 做好“茶”文章

黔南热线  2016-01-22 10:00

[摘要] 近年来,平塘县大塘镇结合自身地域、气候等优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原则,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以土地流转、向山要地等方式破解发展瓶颈,大力发展茶叶产业,使全镇茶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近年来,平塘县大塘镇结合自身地域、气候等优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原则,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以土地流转、向山要地等方式破解发展瓶颈,大力发展茶叶产业,使全镇茶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土地流转,集中连片打造规模发展。紧紧围绕茶叶种植、销售和农民增收的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土地流转,致力于集中连片打造茶产业,促进茶叶生产稳定发展。大塘镇西关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大户带散户等多种模式加快土地流转,至今共流转出土地8000余亩发展茶产业;平塘县山海原生茶业有限公司已流转提地开发种植茶园面积5000余亩,每年可解决周边农户就业1万余人次,群众务工收入达180余万元;平塘县润峰公司通过流转土地,建设茶叶种植基地3000余亩,每年可就近解决群众务工1万余人次,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参与茶叶种植生产。到目前,全镇现有千亩以上茶园7片,连片面积达3万亩以上,切实带动全镇茶叶规模化发展。

向山要地,破解土地制约发展瓶颈。土地是农民群众安身立命之根本,因土地资源有限,愿意流转土地种植茶叶的农民群众也只是部分,因此土地资源成为了阻碍发展茶叶产业的一道屏障。为此,大塘镇转变思路,变流转土地为向山要地,由公司、合作社或种植大户向农民群众流转荒坡荒山种植茶叶,流转价格在6元/亩至9元/亩之间,既节约流转土地成本,又盘活土地存量,同时又突破了土地资源短缺对茶产业发展的制约,对全镇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截至目前,大塘镇茶叶种植面积共达到8万余亩,其中有4万余亩是流转荒山荒坡种植的,今年共流转待开挖种植的土地9000亩,基本全部为荒山荒坡。

政策扶持,助农增收增强发展信心。切实根据州、县出台的茶叶产业发展相关实施意见,加强茶叶产业发展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的扶持建设,不断壮大茶产业规模,对种植茶叶并通过验收的,每亩给予1100元的补助,并给予机械设备、肥料等相关补助,对公司引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等给予政策优惠补助扶持等,助推全镇茶产业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镇共引进企业14个,培育专业合作社17个,惠及2900户1.93万人,茶园种植面积8万余亩,建成茶青交易市场4个,茶叶加工厂房8个,现已取得“三品一标”企业、合作社共8个,开通电商电子平台3家;在2015年贵州省首届春茶斗茶大赛中,选送的茶样分别获绿茶类优质奖、白茶类银奖;在黔南州、二届斗茶大赛中,选送的茶样共获2金、2银、3铜3优质10个奖项,占全县所获奖项的100%,大大增强了茶企、茶农发展茶叶种植的信心。

茶旅结合,探索茶产业发展新思路。在茶产业的发展带动及“三天”奇观旅游景区的促进下,大塘镇发挥高原小镇“避暑之都”和“品茗之乡”名片效应,借助甲茶瀑布、掌布救星石、FAST天文望远镜、天坑群等精品旅游路线,将旅游活动和茶道文化结合,提升大塘“避暑之都”、“品茗之乡”旅游形象,在“三天”奇观的促进带动下,结合茶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以“掌布藏字石、克度大射电、塘边天坑”为载体,打造旅游一条线,既能“读天书”、“看天眼”、“赏天坑”,又能“品茗茶”、“游茶园”、“住茶乡”,精心打造茶海生态游、茶区观光游、采茶体验游、茶庄休闲游等旅游模式,使农业观光旅游发展成为现代旅游服务业,推进全镇经济发展。2015年7月,大塘镇成功举办了“平塘·大塘首届茶文化活动周系列活动”,开展了茶产业招商引资签约会、农产品展销、山地自行车赛、美“茶仙子”评选等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来,为大塘镇的旅游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了解更多黔南楼市快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房天下黔南站官方微信(qnsfw88888)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