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精准服务破“七难”显成效 黔南州开启民营经济发展新篇章

贵州日报  2015-12-12 09:00

[摘要] 全省“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开展以来,黔南州大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七难”问题,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促进民营经济总量和质量迈上新台阶,开启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历史好水平。

全省“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开展以来,黔南州大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七难”问题,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促进民营经济总量和质量迈上新台阶,开启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历史好水平。

截至11月底,黔南州201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465亿元,同比增长22.32%,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2.5%。

全州共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50231户,同比增长26.52%。其中私营企业21148户、注册资本775.18亿元,同比增长54.33%、72.79%;内资企业4856户、注册资本241.85亿元,同比增长0.35%、57.06%;农民专业合作社3287户、注册资本29.89亿元,同比增长30.13%、50.63%;个体工商户120858户、注册资本55.62亿元,同比增长23.82%、44.98%;外资82户、注册资本7.14亿美元,同比增长3.79%、0.49%。

累计新增注册资本1146.86亿元,同比增长213.81%。

完成民间投资59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2.19%,同比增长5.65%。

新增就业4.89万人,同比增长5.02%。

为确保“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取得实效,黔南州政府部署州工业“百千万”工程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开展服务年活动,州活动办建立信息报送制度、民营企业联系制度和民营企业问题台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一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要素保障等方面的重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同时,向省活动办上报需要支持解决的问题51件,主要涉及企业用地、政策支持、项目支持等方面。

破解“准入难”

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着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据统计,全州市场主体从“十二五”初70790户发展至今,5年间平均每年新增15888户,年增长率22.4%。尤其是2014年3月1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全州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8989户,新增注册资本379.96万元,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53户。今年10月8日黔南州全面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以来,截至11月已颁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433张。

破解“融资难”

协调州级融资担保公司为贵州绿卡能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解决贷款500万元、都匀市匀河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解决茶产业贷款120万元、福泉市本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解决贷款990万元、惠水县和元管道有限公司解决贷款500万元、贵州锦绣实业责任公司解决贷款5423万元,资金累计共7533万元。

为解决工业企业融资难问题,州工信委整合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与州财政、相关县市共同出资2000万元、争取上级担保公司支持2000万元,成立了4000万元“贵园信贷通”风险代偿资金,与贵州银行合作,可为州内企业提供3.2亿元信贷支持,有效解决了企业抵押物不足、融资程序繁琐的难题。自今年10月启动以来,已为12户工业企业提供贷款3000万元,今后还将滚动注入风险代偿金,做大“贵园信贷”通这一融资产品,更好地支持企业贷款。

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州中小企业通过“助保贷”等融资业务平台,共获得贷款21.45亿元,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协调服务能力,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积极扶持民营企业上市做大做强。截至今年11月底,全州已有黔南龙海特种植物开发有限公司、独山青龙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宁旺烟花爆竹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独山铁皮石斛-贵州绿健神农公司、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长泰源节能建材有限公司、贵州省汇生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挂牌上市。目前,正在助推川恒化工上市。

破解“政策落地难”

各县市政府、州直各部门对国家、省和州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开展宣传活动,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对今年国家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关优惠政策进行研究,引导民营企业向国家重点支持的方向投资,帮助民营企业用好、用足各类优惠政策。

全面梳理公布涉企优惠各项政策,强化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及实施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和标准公开,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

破解“审批难”

“五单合一”加速审批,多措并举放权增效。今年5月,黔南州法制办制定《黔南州清理行政职权推行清单管理制度工作方案》,提出建立“五单合一”清单制度。按照方案要求,州、县(市)两级政府“五单合一”清单将于今年12月30日前向社会公布。

印发《黔南州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成立州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大力推行“限时办结”制度,州直机关全面使用协同平台进行政务办公,提高了办事效率。

两年来,州直机关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由2013年简政放权前的158项压缩为54项,州直机关实施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由2013年简政放权前的54项压缩为22项,州直机关行政审批平均办理时限减少50%以上。

破解“盈利难”

用足用好国家现行税收政策,落实提高增值税起征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减半并降低税率等税收政策,培育和促进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发展;落实促进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军队转业干部等自主创业;实行国、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严格落实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及时发放税务登记证,保证民营经济纳税人能够尽快开展经营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大限度地释放税收政策效应,为全州民营经济发展“输血壮骨”。

组织和动员企业入驻贵州电子商务云平台,已有3家企业签订入驻合同,分别为三都自治县沈振霆水乡特色食品厂、九阡酒有限责任公司和桃花马尾绣艺术品制作有限公司。

按照全省“千名律师进民营企业”的统一部署,组织律师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各律师事务所建立“律师服务进民企”工作台账,对服务企业数量、调处的矛盾纠纷、开设的法律讲座次数、出具的法律意见书、代理案件数量以及活动的社会效益进行如实统计,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破解“用工难”

截至今年11月底,全州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7619人,其中民营经济吸纳城镇新增就业4.89万人,工业园区吸纳城镇新增就业2937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797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463人。

破解“创业难”

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培训工作力度。今年已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7561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4197人;创业培训完成4760人。通过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提升创业人员的创业成功率和企业成活率,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积极实施创业就业小额贷款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妇女、退伍军人、残疾人等给予小贷扶持。今年累计发放就业小额担保贷款862户共计5847万元,带动2163人就业,贷款户均按时还款小贷,还款率达100%;

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重点在三都自治县中和镇中和片区及三洞片区开展马尾绣培训课程,培训为期8天,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辅导和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170名水族绣娘接受培训。

进一步完善用好“3个15万元”政策,加快培育更多市场主体。截至目前,返乡农民工等五类人群已达到扶持微型企业创业者总数的51%;从事六大重点行业的微型企业占扶持基础指标的72.86%;“万户小老板工程”扶持的微型企业达到20%以上。

建立科技型民营企业成长计划,支持众创空间建设。根据省科技厅《关于开展2015年度贵州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遴选的通知》要求,都匀市科技局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遴选。截至11月底,已有近20家企业在贵州省科技资源服务网注册,贵州盛世龙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黔南州聚贤堂民族药业开发有限公司、黔南锻压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都匀暖冬水暖地板有限责任公司、都匀双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都匀市嘉予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都匀市大隆传动机械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取得“贵州省科技型企业备案证书”。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黔南州委、州政府将于今年12月召开黔南州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总结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经验,表彰民营经济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全州形成更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氛围和环境,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截至今年11月底

黔南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465亿元,同比增长22.32%,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2.5%。

全州共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50231户,同比增长26.52%。

累计新增注册资本1146.86亿元,同比增长213.81%。

完成民间投资59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2.19%,同比增长5.65%。

新增就业4.89万人,同比增长5.02%。

破解“准入难”案例

荔波“三证一章”

制度改革全省领先

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消除行政管理“灰色地带”,降低准入门槛,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创业活力,荔波县委、县政府全力推进深化改革,落实简政放权。其中,继率先在全省启动“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后,荔波县政务中心又在全省推出企业“三证一章”联办审批新模式,启动企业“三证一章”联办窗口,成为我省“三证一章”制度改革工作的示范县。

破解“融资难”案例

罗甸多措并举

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冶炼产业是罗甸县支柱产业,属国家限制类行业,通过银行渠道融资手续较为繁琐,时间较长,很难解决冶炼企业资金需求。为扶持冶炼企业健康发展,罗甸县积极创新融资渠道,解决冶炼企业融资困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成立政策性担保公司,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截至目前,罗甸县担保公司已为县内工业企业提供1410万元的贷款担保,有效解决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

通过平台公司注资,解决企业资金不足。平台公司将资金借给企业,用于购买和安装设备。平台公司注资后,不参与企业的管理、经营和分红,待企业投产运营销售产品后,逐步收回资金及相应利息。通过该方式已为明盛公司技改注资500万元。

通过产品质押,缓解资金压力。目前,金属硅行业国际市场不景气,企业以当前的价格销售,每吨产品将亏损2000元。为让企业继续生产、减少亏损,罗甸县采取产品质押方式,借款给企业维持生产,待金属硅行情好转后,企业销售产品并返回质押金。目前已向国鑫公司提供500万元质押金;计划拿出5000万元资金质押明盛、国鑫两家企业5000吨左右的金属硅产品。

参与“贵园信贷通”,解决企业资金不足。根据州工信委实施“贵园信贷通”的工作试点,罗甸县积极参与并交纳200万元的代偿金,可为罗甸县企业提供1600万元的贷款资金。目前,通过摸底初步申报3户企业申请贷款资金,贷款资金总额近1000万元,将缓解企业资金困难。

创新服务激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

独山县轴承产业示范园区,是独山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返乡创业者营造便利的投资和生产环境而建设的利民工程,为该县在外务工从事轴承行业返乡创业人员开辟的“绿色通道”。一期工程于2013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入驻企业21家,年产轴承8000余万套,产值2.5亿元,创利税近千万元,解决就业500余人,已形成从套圈、热处理、磨超到装配检测的全过程生产能力,产业链初具规模。

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省中小企业局将独山县轴承产业园区命名为黔南州唯1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园”,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瓮安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园,是瓮安县委、县政府按照“租金优惠、贷款贴息、奖补扶持、员工培训”等优惠政策而建设的“创业带富工程”,集培育创业、引领新兴产业、带动地方就业于一体。目前已入驻23家企业,带动返乡农民工就业968人,实现工业产值2948.24万元,税收62.5万元。

龙里县结合区位优势,积极开展“众创空间”建设活动。指导贵州黔中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为园区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提供必需的各项咨询和技术服务。

打造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创建青年创业示范基地4个,在项目、贷款、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为每个基地争取创业帮扶资金2万元,帮扶了种植刺梨的谷脚创业青年易传武、养殖特种野兔的草原创业青年余庆秀、种植蔬菜的湾滩河创业青年罗寿斌等。

壮大青年创业带业带富能手群体。发放小额贷款45万元,扶持18名青年自主创业成为带富能手,带动231户群众实现就业致富。其中,扶持创业青年谢勇、陈伟等充分利用龙里在线、淘宝等新媒体,推介醒狮大岩根雕、谷脚天然刺梨、草原特种野兔、高山红米、羊场藕溪大米等农村土特产品,为农村土特产品拓展市场。

帮助残疾人创业。规范创建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和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户,今年县残联审核确定苗岭茶叶专业合作社、东圣生态种养殖基地2个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培育14户残疾人创业示范户,投入扶持资金35万元。

延伸阅读:

荔波县甲良镇二级汽车客运站正式开工

贵定抢进度 保质量 全力推进在建重大项目建设提速

28地区上调低工资标准 上调地区数量远超去年

专家称楼市投资增速将在明年上半年反弹

都匀天桥铺塑胶何时能完工 住建局:预计下周可通行

了解更多黔南楼市快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房天下黔南站官方微信(qnsfw88888)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