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电子信息产业总量1460亿元 贵州书写大数据故事

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  2015-07-10 09:11

[摘要]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报告显示:2014年,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规模总量1460亿元,同比增长62%。

来自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报告显示:2014年,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规模总量1460亿元,同比增长62%。

“贵州大数据产业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工业和信息化部专家刘九如评价。

国际经验表明,由技术、人才、资本形成的创新创业壁垒一旦被打破,后发展地区将能够和经济先行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深刻洞察了这一经济发展规律的贵州,正扬长避短,高点起跳,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践为其添写崭新注解。

政策点睛——“天时”起风潮

“如果大家错过了30年前广东、浙江的投资机遇,今天一定不能错过贵州。”2013年3月,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断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马云的感慨代表了众多行业巨头们审时度势的判断。“毋庸讳言,他们纷至沓来,西进贵州,有拓展发展新空间的自身能动,但中央赋予贵州的一系列好政策更是重要动因。”贵州省经信委副主任马宁宇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一系列量身定制的政策措施为贵州大数据的兴起营造了难得环境。

——2012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动贵州的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培育发展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技术研发,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同年2月13日,《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提出将贵安新区作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的五个城市新区之一,建成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旅游休闲目的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成黔中经济区富活力的增长极。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贵安新区设立新区,确立贵安新区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加大了对贵州的支持力度。

国家系列“组合拳”犹如一场及时雨,润泽贵州转型发展的信心,也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前来“攻城略地”。

2013年7月,富士康科技集团决定在贵安新区投资建设第四代产业园。

2013年9月,贵阳市政府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相继落户贵安新区。

2014年两会前夕,贵州在北京举办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向世界发出“英雄帖”。一时应者云集,三大电信运营商、富士康、阿里巴巴、微软、浪潮、华为、百度等行业大鳄悉数响应,推介会签约560亿元。

群英荟萃,群贤毕至。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水到渠成,势在必得。

资源支撑——“地利”生引力

2014年6月底,总投资2.2亿元的富士康绿色隧道数据中心完工。

处于垭口之间的数据中心,四季风速为每秒2至3米,全年采用自然冷却,每年可节约900万度电,被人们称之为“绿色生态”数据中心。

“富士康选择贵州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这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说。

“地利”——无与伦比的生态气候优势,使贵州成为大数据企业青睐的沃土。

地处北纬24度到29度之间,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14℃到16℃,夏季平均气温22.5℃,冬季平均气温6℃到8℃。地质结构稳定,灾害风险低,森林覆盖率49%。

贵州适合大数据产业生长的优势资源远不止于此。

电力资源要素保障是大数据时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西电东送”的主战场,贵州电力水火互济,稳定可靠,电力价格更具有相对的优势。凉爽的气候与充足的电力兼备,让很多地区难以望其项背。

业内专家评价说:贵州是天造地设的“中国机房”。

资源优势齐聚,贵州有凤来仪。

随着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落户贵安新区,贵州一跃成为国内、全球靠前的数据集聚地。

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说:“考察了多个省市,终决定将大数据中心落地贵州。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与能源优势,完全有望成为大数据产业的‘桥头堡’。”

贵州,这块“”,正如同一块强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

天道酬勤——“人和”聚活力

春风吹来时,百花开满城。

占天时得地利,省委、省政府决心凝聚共识,用“人和”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2014年2月,《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出台。

一个月后,《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面世,这是国内部信息基础设施地方性法规。

同一起跑线出发,贵州在顶层设计方面走在前列,为创新转化成为实践提供了保障。

发展大数据产业,贵州坚持基础先行。2014年以来,贵州启动实施信息基础设施三年大会战,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出省带宽能力提升至2100Gbps,比2013年扩大一倍,91.6%的行政村通了宽带。贵阳、遵义、安顺、贵安新区实现通信同城化。2015年5月1日,贵阳市全域公共免费WiFi项目一期工程投入使用。

做好应用是产业发展的关键。2014年以来,贵州依托政府掌握的数据资源,搭建政府数据统筹存储、共享交换和开放开发的“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包括电子政务云、工业云等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在内的“7+N”云工程。

目前,已有7朵云41个系统迁移到“云上贵州”系统平台,总数据量4万GB,平台日均访问量近2亿次,峰值近10亿次。2015年“云上贵州”系统平台还将迁入20个省级部门的200个应用系统及主要数据。

“7+N”云工程打破了部门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成为培育大数据开放应用、培育产业的切入点和发展平台。

凝神,而后聚力。当贵州干部、群众认识到大数据产业是一朵“祥云”时,抢抓机遇,就内化成开拓者、追赶者不竭的动力,推动实践,取得成果,并迅速被认可。更多的人才、资源,汇聚而来。

贵州试水政府数据开放,一石激起千层浪。创泰科技因此将项目从杭州搬到贵州。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一批与大数据产业相关联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到2014年底,全省电子信息企业达到1721家,新增大数据及关联产业注册企业263家,全省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园区达到25个。

今年4月14日,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正式挂牌运营并完成首批大数据交易。在这里,数据变成商品,吸引着源源不断的财富。

贵州决心远涉大数据“蓝海”。

2014年9月,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在贵州启幕。此次大赛历经7个多月,涵盖农业、建筑、旅游、金融、健康、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大数据应用,共8615个项目参赛。

2015年5月,“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成功召开。全球大数据行业领先企业和领军人物齐聚一堂,以国际大数据发展新成果和技术,为贵州大数据产业支招、支撑。

大数据时代,贵州勇立潮头,书写着彩云飞扬的中国故事。

短评天作之合

大数据与贵州之间的缘分,可谓天作之合。

一方面,要保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后发赶超、同步小康,贵州需要大数据;另一方面,特殊的资源优势与政策红利齐聚,使得大数据选择了贵州。

地方政府的远见卓识和真抓实干,则是产业成长的好保障。

天时地利并聚,人和正兴。贵州大数据产业从“可能吗?”到“谈及大数据必谈贵州。”再到“发展大数据必到贵州!”从疑惑到感叹的转变,是对大数据产业发展贵州实践的充分肯定。

2014年3月,贵州在北京宣布大数据产业起航。一年时间,贵州已收获了累累硕果。

贵州,书写了一个大数据发展的传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